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篇小说选刊 首页 作家在线 作家立场 查看内容

麦家:三个“老辈子”

2024-6-19 12:40| 发布者: 中篇小说选刊| 查看: 260| 评论: 0|原作者: 麦家

摘要:   这是我从最新长篇小说《人间信》里抽出来的一章。当然有增删,但它本身具有“独立成篇”的天性;它像个地下层,是个基础、底座,我只要稍加改动,略作增删,它就四两拨千斤地独立出来,自成一体;也许像个碉堡, ...

  这是我从最新长篇小说《人间信》里抽出来的一章。当然有增删,但它本身具有“独立成篇”的天性;它像个地下层,是个基础、底座,我只要稍加改动,略作增删,它就四两拨千斤地独立出来,自成一体;也许像个碉堡,也许是个库房。我在这里主要建构了三个“老辈子”的个性、家庭及其简单又危险的关系,他们分别是奶奶、阿山道士和阿根大炮,他们各自代表了乡村的一种面相和实质。奶奶是所有乡村老妪的形象,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在生活的重压下钻进了菩萨怀里,寻求安慰,她是“乡村善”的一个典型;阿山道士是民间道德、文化的桥头堡,在贫瘠荒僻的土壤里,它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使乡村变得好像离天堂很近,其实是令愚昧更深,落后更落后;阿根大炮是“乡村恶”的一个代表,自私蛮横,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地敛财,有了财便有势,有了势便欺人,霸天霸地,成害群之马,最终是害了自己,死后都遭人唾骂、咒骂。
  写小说,说到底是写人物,情节、氛围、结构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很多年前我学开车,教练有句话一直印象很深:“开车,速度不能大于技术。”情节就是速度,技术是个手艺活,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其次是景致、心理活动、结构、节奏等等,情节太快了,手艺活就做不出来。手艺活做好了,情节上有些破绽也没关系的。当然,这是泛泛而论,谈论小说应该具体到某部作品。好作品都是自成一格的,不大遵从理论的。比如阿城的《棋王》,情节推进蛮快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几乎没情节,但都是好小说。前者有味道,后者有思想,关键是人物立起来了,王一生和圣地亚哥,两个人物都个性十足,闪闪发光。
  然后如何从个性出发,找到普遍性、共性?这是文学要解决的,你去看各种社会新闻,亲人倾轧,贪官枉法,偷鸡摸狗,太有趣、太有意思了,其奇葩的原创力太像一部好小说,但缺乏普通性、代表性。它不是你的,它是远方,是个案,是稀奇。文学一直在寻找共性,说到底是命运的东西,自然的事物。人在命运和自然面前大致是差不多的。有难熬的时候,也有辉煌的瞬间,但辉煌也会咬你一口。只有个性,作为艺术是不完善的,必须要寻找共通的东西。有些作家不考虑人的普遍性,过度表达自己,在缺乏共性时,会失去读者。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种命运的状态,真实自然的状态。只要是真情、真实、自然的书写,总会碰到读者,有时碰到这个角,有时碰到那个面,碰到“面”的作者就有福了。
  顺便提一下,我五年前出版的《人生海海》是一本有福之书,碰到“面”了,迄今发行近四百万册。这一次,我是站在《人生海海》肩膀上写的《人间信》。如果说《人生海海》讲的是天下事,《人间信》则写的是心里事,它们无关亦有关,有关亦无关,像山和海、阳光和草木。我是一度被困在童年中的人,内心有个幽灵,从三位“老辈子”、《乡村的力量》出发的《人间信》是驱赶幽灵的,寻求解放的,同时也想助力那些像我一样曾被过往和缺憾困住的人。年届六旬,我已悉人生之真面目,不想说废话、假话、屁话,只想老老实实掂量人性深处的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些在挣扎中站起来的勇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5-2-5 16:43 , Processed in 0.08941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