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开放或封闭 郑润良 吴君的《富兰克恩》展示的是现代都市里弱肉强食的生活。来自乡村的潘彩虹,为了在都市里立足,只有向强者——酒店老板庄汉文献出所有的忠诚与谄媚,在强者的提携下向更弱者施压,接受保安、小工们的礼物,排挤可能造成威胁的竞争者。当她一招失算被人报复后,失去利用价值的她被老板干净利落地扫地出门。作为雇员,她不仅在劳动力和身体方面受到剥削,连情感也被盘剥殆尽。这是一种宿命,还是她自找的苦果?这是小说为我们提出的沉重疑问。 杨凤喜的《朋友》拷问的是现代中国人的伦常观念。“朋友”曾是中国人传统五伦中的重要一伦,桃园三结义、朋友妻不可欺等等,都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朋友》为我们演绎当代版的友情伦常故事。“我”是李北斗心中最要好的朋友。当得知李北斗意外车祸死亡的消息后,我本该第一时间前去帮忙处理。仅仅因为老婆的阻止、怕沾上晦气,我回避了。之后,我一再避开老婆单独与李北斗老婆苏文雅接触,虽是怕老婆疑心多事,潜意识里却也暗潮涌动。苏文雅堕胎、搬家,表明她已决定忘记李北斗,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在这个健忘的时代,再深刻的感情,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只要与利益相悖,都注定要被遗忘。 桢理的《烤秋刀》是一篇及时的小说。当中日两国因为钓鱼岛问题怒目相向的时候,桢理却让小野雄二坐在“我”家的庭院里一起品尝日式烤秋刀鱼的味道。虽然母亲待客的疲惫、妹妹日本气派的造作及与小野雄二的最终分手暗示中日文化的磨合还需长久的过程,但相互间终有难以释怀的情份。在剑拔弩张的时代氛围中,小说发出了一个作家对和平的吁请。烤秋刀的香味使得小说意味绵远。 孙频的《夜无眠》以主人公周尔园的悲剧昭示了被戏称为“灭绝师太”的单身女博士的内心酸楚。周尔园本是一个小镇教师,但小镇的婚恋环境对知识女性是极为不利的。她历经辛苦,艰难突围,考到省城大学读研、读博,希望获得更为理想的未来生活及人生伴侣。但现实是残酷的。学历的增长并未使她在异性眼里增加多少价值筹码,年龄偏大、姿色平平成了她的致命伤。男女平等的口号呼喊了多年,但传统的男权意识仍然盘根错节,使得女性在婚恋、就业等问题上处于潜在的弱势地位。女博士周尔园追寻理想生活及伴侣的过程因此变成生活可能性越来越狭窄的过程,追寻理想伴侣的结果是找到一个不称心、不安心的老伴,造成了她精神的抑郁、病态及至最终的自杀身亡。结尾那缕灿烂的阳光是小说唯一的亮色,寄寓了作者对知识女性的美好心愿。 赵瑜的《海口七页》在创意上应该有热门影片《海角七号》的影子,同样是七封信,同样是专挚的抒情风格。小说以七封信细腻展开小资式的情感交往与爱情想象。但正如信中所言,“我有时候并不相信自己在书信里写的情话,真的,丫头。因为,书信的环境过于幻想,缺少变化。”也因此,这七封信编织的当代爱情多了几分唯美,少了几分烟火味。 文珍的《衣柜里的人》在女主人公小枚面前预设了两种生活图景:一是大城市里安稳、平淡的婚姻生活;一是“拉漂”的动荡、冒险、没有确定目标的旅程。小说让女主人公走了一个弧圈又重新回到原点,暗示平淡人生的无可逃脱。在叙事态度上,叙述者和女主人公其实一样犹疑,对两种生活都只是部分的肯定、部分的怀疑。这或许根植于年轻一代作者对爱情话语的怀疑。小说提出的诸多疑问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当年,王家卫以电影《东邪西毒》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刻板模式,借武侠片之壳抒发现代人的情感迷惑,使人耳目一新。作为向《东邪西毒》致敬的作品,《黄金坊》显示了作者刘荣书圆熟的叙事技巧,但小说的文字游戏意味胜过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鬼金的《屋顶上的男人》以一种隐喻的高度喻示一种超越凡俗与生死的专一、恒久的爱情,带有一种童话式的梦幻色彩。但正如南帆先生指出的,小说的异邦风味意象与中国小镇环境格格不入,减弱了作品的现实意味。 王霓的《舅舅的取景框》中的主人公与大名鼎鼎的阿甘颇有几分相似。因为智力上的某种障碍,主人公却更多地保有了天性的单纯与质朴,少了几分社会不良习气的濡染,获取了意外的人生风景。舅舅在五十岁以后走出了洗相片的暗房,脱离了物欲的牵绊,走向越来越广阔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路径足以改变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对舅舅们的怜悯目光,而更多反躬自省的必要。 【专栏作家简介】:郑润良,青年文学评论学者,福建某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 |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4-11-23 18:59 , Processed in 0.1090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