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篇小说选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篇小说选刊 首页 大论谈 天下文章 查看内容

[新书节选]一个人的极地考察史

2013-6-18 16: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08| 评论: 0|原作者: 王海青

摘要: 一个人的极地考察史 在中国首次北极考察队的记者队伍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性,她就是来自香港的著名探险家、记者李乐诗。 在当天的采访中,李乐诗收获颇丰,她兴奋地来到驾驶室,向大家展示她的采访和记录,看着她 ...

一个人的极地考察史

在中国首次北极考察队的记者队伍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性,她就是来自香港的著名探险家、记者李乐诗。

在当天的采访中,李乐诗收获颇丰,她兴奋地来到驾驶室,向大家展示她的采访和记录,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不难体会到一位香港人对北极考察的兴奋感和自豪感。我想,如果中国的北极考察史里没有了像李乐诗这样的台港澳同胞,一定会少了很多很多动人的部分。

离开了驾驶室,我和李乐诗约好,到她那里单聊。

没有来北极前,我早就对李乐诗有所了解。她早期是一位“背包客”,一个人一个包,孤身走天下,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发表了很多游记,后来参与国家的极地考察,成为比较早参加国家考察队的香港记者。当知道她要参加首次北极考察队,我非常高兴,进队后,当我找她说明来意,她马上爽快答应。

我们的话题从一本速写本开始,李乐诗很愿意有人欣赏她的绘画。“看看,我的画,”她指着速写本上的图案说,“这也是我的报道的一部分啊,”她说,“香港报纸杂志和大陆的不太一样,要图文并茂,有的干脆都要图,所以,我得多画点。”

她在速写本上画满了几天以来考察队打捞到的海洋生物,还有几张风景写生,有的用铅笔有的用钢笔勾线,少数几张还敷了彩,还有一些北极考察的生活设施和服装的样式,像冰镐、头盔、雪仗等等,看得出来,画得很快,一条条起伏的曲线、直线,简洁大胆而利索,寥寥数笔,准确传神,气韵生动,大开大合的线条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

“我天天都画,这几天,海上风浪大,觉得躺着都非常难受,画画消减痛苦。”李乐诗说,“看看风景,默写画下来。”她仔细地端详着草稿,好像要从中发现什么需要补救的不足之处,这是她北极考察的一笔小“财富”,人生积累的多寡大概就是在诸如此类的差异中产生了,她的想法比别人早,比别人自觉,比别人敏感,而且马上通过自己的手变成现实,这就是她胜人之处,总是发现别人视线外的东西,并准确地表现出来,北极和南极一般人想都不敢想能去,她去了。观察世界仔细与否、对它产生分析求证的激情大小、把激情付诸行动的徐疾,大概是区分成功者和平庸者的几个标准。

她告诉我,当天“演练”,写了日记,还画了几张速写,所有这些都要发表在香港报纸上,报纸给她开辟了专栏。

“今天,除了写演练还画了雪龙船之美。雪龙船到处都是美的,船头、船位、扶手的拐弯处、救生艇的底、救生圈、吊车的驾驶室、烟囱的外型、水龙头、窗户等等全是弧线外型,弧线是最美的,这些你们肯定是不要的,我是香港记者,我要,我随手画,自己有感觉表达起来才容易,”她有些很得意地笑起来,“我卖过画,周游世界没有钱用的时候,在纽约、旧金山,在街头画玫瑰卖,几分钟一幅,每幅19美元,画菊花,20美元一幅,很快出手,来钱也快。”

她一边说一边做着画画的动作,嘴里还发出“刷刷刷刷”的画笔摩擦画纸的声音,说完,哈哈大笑,露出满嘴整齐的洁白的牙齿。

1970年到1984年,李乐诗先后去过104个国家、地区和大城市。先去东南亚再去美洲、非洲。“周游世界对我来说并不难,”她摊了摊手微微耸下肩,“出门前大人都给写好:1美元等于多少,1.5美元等于多少,3美元等于多少,”她做个数钱动作:“出门,都买最便宜的东西吃,有一次,在意大利,看到一杯红酒比一杯矿泉水便宜,就买红酒喝,喝得东倒西歪。”

茂密的森林、无边的大洋、夏季的海滩、古老的建筑、洁白的云彩、广阔的沙漠、热情的土著人、原始的极地、甜美的水果、清新的空气,等等等等,周游世界开阔了李乐诗的眼界,也打开了她的人生境界,李乐诗变得开朗、乐观、热爱生命。

周游世界,也让她看到了自己血液里里澎湃着中国的声音。“在国外,看到的最不舒服的事情就是华人被欺负,生活艰苦,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在墨西哥,我走进一家中国餐馆吃东西,老板是广东人,我跟他讲广东话,问他为什么不回去。他说你以为我赚多少钱呐,我十年都攒不出回家的钱,我很想家呀。”

因为走得远,所以要回来;因为看得多,所以找到了方向。如果说周游世界的前期,还是一种自发的寻找乐趣的历程的话,那么,走遍了天下,李乐诗终于找到了家园——灵魂的家园,她知道她是中国人。

“从国外回来后,我一直在琢磨:为祖国做些什么?”讲到这里,李乐诗做出了思考的表情,“想一想,无论走到世界的哪里,那都是别人的地方,这是你命中注定的,我就是个中国人,”她做了一个端起相机拍照的动作,“我回到了香港,想了半天,我的本事有限,我只能拿起照相机记录和报道这个国家,1979年,我背着我的相机,第一次来到大陆,开始拍照啦,从1979年到1989年,整整十年,我走遍了大陆几乎所有的省份,拍了很多照片,自己办了一本叫做《海珠》的杂志,自己当记者,自己当老板,向世界宣传中国,一直到1985年,我第一次参加中国南极考察,我的命运开始了新的历程。”

 也许是命运在冥冥中有刻意的安排,1985年,李乐诗和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结缘了,而且,一发不可收,她也从报道中国各地的风情,转向报道中国的极地考察。

李乐诗和中国极地考察的缘份开始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香港举办展览。19854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回国,8月,中国政府在香港举办了南极考察成果展览,李乐诗经营的广告公司承担了展览的部分布展业务,从6月着手布置展馆、出广告宣传画册、租用放映场地、接收从北京运来的展品等等,一直到8月份开展,李乐诗前后忙了好几个月。

展览轰动香江,李乐诗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看到了,所有来看展览的香港人,脸上都是高兴的自豪的表情,我经常看着看着就流泪,我真地为中国极地考察高兴,也为香港人感到幸福,”李乐诗说,“我终于找到了环游世界以来一直渴望的、属于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她说。

看着展览,她联想了很多:国外被人瞧不起的老华侨脸上的悲愤和无奈、自己被人误认是日本人的尴尬和困窘、见过的和交谈过的内地的朋友的理想。所有的记忆完全复活,李乐诗默默流泪,泪水交织着复杂的滋味:骄傲、自豪、激动、兴奋。李乐诗在展览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展览上,我就发誓,从此以后,我李乐诗要把自己的部分精力从周游世界转到考察极地上。”

从哪里开始呢?李乐诗最终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摄影,因为她发现,参加展览的图片多数是参加考察的科学家或者工程技术人员拍的,照片有珍贵的新闻价值和时效性,但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多要继续精雕细琢的,她决定走“用艺术包装科学”的道路,到南极考察一次,实地拍摄一批反映极地工作者工作、生活和南极风光的照片拿回香港做展览。

李乐诗找到当时具体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的郭琨主任,她急切地和郭主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胆子,我就对郭主任说,主任,我要去南极。郭琨主任只说了一句:去南极可是很苦啊。我说,我不怕。”提到初次参加南极考察的经历,李乐诗面色略微潮红起来,言语也激动了很多。我看着她有些兴奋的表情,竟感觉到自己和她一样激动起来了。

19859月,李乐诗接到了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入队通知。至今她还记得,通知书上面写着“198511月,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出发”的字样,这张通知单掀开了她人生崭新的一页,以前的所有周游世界,都是为这次考察做铺垫的。

19861120日,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乘飞机飞往中国南极长城站,李乐诗和香港《文汇报》记者阮纪宏随队采访考察,他们成为最早参与国家南极考察的香港记者。李乐诗抓住了命运给她的机会走上了漫漫极地路。“那是我人生中最最过瘾的日子,每一天都感到过得非常幸福。”用手中的照相机与南极对话,拍下了很多让她怦然心动的瞬间。回到香港,她出了一本画册《南极梦幻》,配上了几百幅珍贵照片,画册发行后倾倒香江,这次展览的南极图片用一个香港女性的眼光看南极。

“与以前几次环游世界相比,去南极应该是特别艰苦,两者没法比吧?”我问她。

李乐诗摇摇头,说:“在长城站越冬的考察队队员听说要来位香港小姐,以为美女来了要大饱眼福了,他们的心目中的香港小姐一定珠光宝气、时髦娇气,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从智利空军大力神直升机上跳下来,他们看到的是土气无比的我,我到长城站的时候,已经好几天没有洗澡了,更不用说要照顾自己的形象了,精力都在拍摄上面呢,长途旅程已经让我感到非常疲惫难当,我感到从来没有这么接近我坚持的底线,几乎挺不住了,脸色憔悴,皮肤粗糙,从身上根本就找不出体型,寒冷的气候让我必须穿得臃肿如大象,满脸灰尘,哪里还像一个女人。”

19851999年,李乐诗四下南极七上北极。1990年,是李乐诗终生铭记的一年。夏季她从格陵兰进入北极地区,和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一起。爱斯基摩人是黄色人种,黑眼黑发,眼睛不大,单眼皮。李乐诗就是长着这样的一副模样,很多爱斯基摩人把她当成自己的邻居,她全面接触了爱斯基摩人,同吃同住同出海,打猎、驾雪橇、建冰屋、喂狗,体会人们顽强、朴实、善良、乐观的秉性。交往中,她结识了很多爱斯基摩朋友,还碰到了有生以来第一位救过她生命的男人。带着这份铭心刻骨的记忆和感动,她把这段经历赋诸笔端。李乐诗说,她常常在行文动情潸然落泪,逐渐汇聚起来的文字重现出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她的整个灵魂似乎又被重新冲刷一遍,她知道她真实收获了世界上最高贵的财富。这段经历后来变成了她的得意之作——《漫漫北极路》。

 1990年下半年,李乐诗参加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队,这是她第一次乘船参加考察,在前往南极的西风带里,身处狂风巨浪中,听着大海怒吼,看到海上漫天飞卷颠狂的浪花,感受晕船呕吐的煎熬,李乐诗的创作灵魂被唤醒,四个字伴着浩荡的西风呼啸着闯进她的脑海——白色力量:浪是白的、南极冰雪是白的、北极冰雪是白的、北极雪砾是白的、南北极天地都是白的,这白色拥有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感,她决定以《白色力量》为书名出一本画册,她用具体的人、事、景、生物诠释这四个字的意义,最终下定决心以“白色力量”为灵感拍摄系列极地照片。

1993年,李乐诗更是一年进两极。上半年进入北极地区并到达北极点;下半年组织香港人到中国南极长城站参观访问。1995年,李乐诗参加中国民间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56日到达北极点。1996年,担任香港无线电视台“北极追踪”摄制组的顾问兼队长,带领6名无线电视台记者进入北极地区。

19977月,香港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迁,李乐诗对此深有感触,“1997年以后,我感到了一个变化:我是香港的主人。”1997年以后,李乐诗关心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热情表现在她参加的极地活动更多更频繁,对极地考察的报道也更密集。

1998年是国际海洋年,李乐诗带领她学生来到北极,对北冰洋进行海洋考察,1999年,国家组织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她立即报名,如此才有了我们之间的这场对话。

说完极地探险史,李乐诗停顿下来,望向窗外大海,此刻,她的眼睛因为这些传奇的经历而变得深邃不已,谈话暂时停止,一连串的极地探险壮举竟让我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李乐诗经历过太多的风雪,风雪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个部分,风雪、酷寒、孤独、劳累、艰难、危险等等,她似乎都习以为常,此刻的李乐诗化为了某种符号,代表着坚毅和勇气,我的心慢慢地升腾出某种庄严和敬仰。我望向她侧过去的脸,在光线的变化里,她的脸上竟映衬出一道坚韧的棱,我觉得,从一个自发的周游世界的“背包客”,到一位可敬的极地考察新闻报道者,她的形象真地凝固了一个记者的极地情结,凝固了一个记者的极地考察史。

李乐诗的经历为她赢得了很多荣誉,她说:“我对‘第一’‘最早’之类不感兴趣,‘第一个到南极的香港女性’、‘第一个到过三极的中国女性’、‘第一个周游世界的中国探险家’等等。我感谢大家的关心,不想用‘第一’标榜自己,人生做事是最重要的,为中国人做些真正的好事,”她把“做事”和“真正”咬得很重,“南北极考察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写了《南北极足音》、《茫茫北极路》、《南极梦幻》、《白色力量》、《极地惊情》、《地球三极探秘》等作品,了解了极地,对世界对人类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经历让我更爱中国更爱中国人,接下来,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宣传保护南北极环境上,呼吁大家为南北极科学考察贡献力量。”

以前,我一直觉的李乐诗很神秘,是人人称道的“社会活动家”,周身满载“第一”符号的开创者。一次深入交谈后,我看到了真实的、单纯的、执着探险的李乐诗,她是一位记者,一名中国极地考察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忠实的记录者。

 

 

 

 订阅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18392745685.13.D6qfq4&id=2097719519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4-11-22 23:08 , Processed in 0.07706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