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件事开始让我担心了。浣熊其实是我们熟悉的对手了,记得我们刚搬进这个屋子的时候,为了对付到垃圾桶里翻东西吃的浣熊,我买了很多驱兽的药粉洒在后园,但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听人家建议在草地上浇肥皂水,在垃圾桶旁边涂辣椒酱也都毫无作用。那时我就对浣熊产生了一种恐惧,因为这种动物模样和中国内地引起“非典”的果子狸有点像,身上会带着狂犬病、犬瘟热等疾病病毒,还带有跳蚤、虱子、蛔虫等寄生虫。资料上还说,这种动物的记忆力很强,而且会有报复的行为。 而我的妻子却还在为此乐此不疲,入了迷一样继续往地里埋食物垃圾。现在她想出了另一种办法,把隔壁法国人泰勒家里剪下来的玫瑰花树枝铺在上面。那树枝长满了密密的尖刺,我妻子说这尖尖的刺一定会把贪吃的浣熊嘴巴扎出血来,说着她自己还偷偷开心地笑。后来的日子我都不愿意再去管这事情了,任我妻子独自在后院里挖来挖去。我有一次听她说每次埋好食物垃圾之后,要往泥土上面浇大量的水,这样食物的气味就会给水冲跑,浣熊就不会知道下面有东西。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骗过了浣熊,也许只能骗骗自己吧。到后来,她发现雨天埋藏垃圾的效果最好,因为雨水把所有气味都冲走了。我好几次看到她在雨天里冲出去,在花圃里使劲挖着坑,掩埋着垃圾。有时天黑了,加上雨雾蒙蒙,人都看不见。我看过布鲁诺·舒尔茨的变形小说,有时会产生她和浣熊有某种联系的幻觉,甚至还害怕她会神秘消失。那时所有的食物垃圾全成了她的收藏,每到星期二垃圾收集日前夜她都会把那些臭不可闻长满蛆虫的垃圾埋起来,那个绿色垃圾桶里最后只剩下一些空空的臭塑料袋子。 说来奇怪,虽然我对浣熊已经是那么熟悉,可从来没有见过它的样子,因为它总是在深夜潜行。有一天夜里,我睡不着觉,起来看书,忽见窗外的夜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便走到窗边看看后院的夜景。就这时,我看见一只浣熊正在花圃中刨东西。这是我头一次目击这种动物,它面部酷似昔日在动物园里见过的小熊猫的脸庞,眼圈周围黝黑,好像是佐罗戴着黑眼罩。它的身材比猫大数倍,长毛色灰泛白,厚茸茸覆盖着肥胖的腰身,翘臀后的粗尾上有一节节深色环印。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段鲁迅先生的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想起这段《故乡》里的描述是因为我觉得鲁迅先生这里所写的猹会不会就是浣熊呢?鲁迅先生自己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从鲁迅先生的话来看,这小动物到底是不是獾他也没把握,所以我怀疑说不定这“猹”就是浣熊呢。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想起我最初读到这段关于闰土的描写是在一九七三年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的课本里有很多鲁迅的作品,但我一直不喜欢他的人物,一个个都被命运摧残了,性格压抑得要命,唯有这一小段关于闰土的文字闪现着生命灵光。我想不到在离开故土这么多年,在遥远的加拿大的住家后院,居然看到了可能是鲁迅先生写到的那“猹”及相关月夜场景。这真是应了那一句话:走得足够远,你就会遇见你自己。 我妻子埋垃圾的事情一直持续到深秋,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她埋下的东西完全没有被浣熊发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树叶都掉光了,候鸟也都飞往温暖的地方去了,夜里室外的温度已经到达零下好几度。某天我妻子有了新发现,觉得夜间屋顶上面似乎有些响声,后来看见一个屋角的天花板上出现了一些湿渍。于是她让我白天时爬到屋顶,看看是不是屋顶的沥青瓦片破损了导致雨水渗漏。我爬到屋顶仔细检查,屋顶瓦片俱全,没有破漏。但是我在后园屋檐下面的椽缘处发现有了一个小破洞,似乎是被动物的利爪扒开的。逐渐地天花板那水渍印痕在扩展,并散发出一股尿臊味,提示天花板上面窝藏着动物并排泄出污秽物。天花板上面是一个阁楼,平常我们是不会上去的,除非是为了维修房屋。有一天我妻子抑制不住好奇心,站在梯凳上推开通向阁楼的天花板活门把头钻进去张望。她突然看见黑暗中有一小兽就坐在离她不到三米的地方看着她,猛然间四目对眼相视,吓得她魂飞魄散,原来是只成年浣熊!由此确信浣熊已占据了我家宅顶,怪不得最近都没有在花圃看见它的身影。 |
Archiver|手机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闽ICP备10010920号,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216号 ------
GMT+8, 2024-11-25 16:49 , Processed in 0.0693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